2020年4月22日,经国家档案局批准,我局荣获“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”称号。至此,我局成为湖北省两家获得“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”称号的单位之一,是武汉市首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。
开展“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”创建工作是落实中办、国办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》《国家电子文件管理“十三五”规划》的重要举措,是推动武汉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,也是提升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。武汉市委机要保密和档案局党组高度重视,将“档案信息化建设,推动60%市直机关建成数字档案室”工作纳入全市档案工作“十三五”规划,特别将我局“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”创建工作列入年度档案工作市级目标,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和要求,在项目实际建设进程中由分管局领导带队多次联系与指导,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完成。
2015年10月,我局被列为首批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单位,项目由局属事业单位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(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档案馆)具体承建,相关处室配合完成。历经4年建设,项目在领导与组织、基础设施、应用系统、数字档案资源、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。2020年1月8日,国家档案局组织由来自福建省、江苏省、上海市、湖南省、青岛市、浙江省等档案局(馆)及自然资源部等行业的专家组对我局数字档案室建设进行现场评价。评价会上,国家档案局及专家组对我局数字档案室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,肯定了项目在专业档案目录及全文数据库建设、开展纸质文书档案数字副本OCR识别、运用新技术促进档案资源共享服务等方面的突出成效。专家组一致认为,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字档案室建设符合相应评价指标要求,达到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的水平,现场给予了98.1分的高分。
创建过程中,局党组高度重视,按要求扎实稳步推进项目建设,在数字档案标准、制度建设、应用系统、数字资源、档案服务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。坚持标准先行,做优档案信息化顶层设计,研究编制近20余项数字档案室管理制度与标准规范,为数字档案室科学规范建设提供制度保障;强化科技创新,做好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升级,积极探索大数据、语义分析与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,全面优化档案管理系统收集、管理、保存、利用等四项核心功能,使电子文件收集归档智能化、管理工作系统化、资源建设集约化、信息服务泛在化及移动化;全面规范整理,构建自然资源和规划档案数据全集,研究设计全市统一的自然资源和规划档案资源分类、目录体系,全面覆盖文书、专业、科技、会计、声像、实物等门类档案。截止目前,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集中管理市局机关数字档案达17.5万余(件、卷、张、盘)、各区(分)局全文档案达529.5万余(件、卷)、全市历史房屋产权登记等档案680万卷,为服务城市规划管理、服务民生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。
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建立,一方面,对我市进一步实现行政审批提速提效提供了技术支撑,以不动产登记工作为例,现在工作人员在不动产登记窗口能将市民或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“即收即扫”地录入档案数字化系统,审批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,也能快速地从系统中及时调取各项资料;另一方面,对我局进一步提升档案公众服务能力提供了技术手段,以服务建设单位为例,此前,武汉中央商务区一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由于土地证及附图资料缺失,项目推进严重受阻,后向我局求助,档案工作人员不到5分钟就通过数字档案系统中查到了项目所需资料,避免了该公司的损失。
我局将总结经验,进一步优化数字档案室系统,用好数字档案室系统,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辅助行政审批决策、城市规划管理中的资政服务作用,同时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,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。